為(wei) 了提升銅的使用、加工性能,需要除去粗銅中的雜質,如鎳、鉛、砷等,同時回收其中的有價(jia) 金屬,如金、銀等,這便是粗銅的精煉工藝。該流程一般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階段,一是將粗銅火法精煉成陽極銅,二是將陽極銅電解精煉成電解銅。
1、 火法精煉
火法精煉是粗銅——陽極銅的過程,基本流程是在精煉爐內(nei) 向粗銅熔體(ti) 內(nei) 鼓入空氣,使熔體(ti) 中對氧親(qin) 和力較大的雜質如鋅、鐵、鉛、鎳等發生氧化,以氧化物的形態浮於(yu) 熔體(ti) 表麵形成爐渣,或揮發進入爐氣而除去,殘留的氧經還原脫去後,即可澆鑄成陽極板。歸納來看,這一過程可分為(wei) 加料、熔化、氧化、還原、澆注五個(ge) 步驟。在還原步驟中,目前主流的還原劑有氨氣、石油液化氣和重油,其中我國以重油為(wei) 主,噸銅約需 4kg 還原劑。
精煉爐一般有固定式精煉反射爐、回轉式精煉爐以及傾(qing) 動式精煉爐,其中,回轉式精煉爐的精煉效果較好,產(chan) 品質量較高、節能且生產(chan) 成本較低,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精煉後的產(chan) 物除了陽極板(含 Cu 量 99.2%-99.7%)外,還有爐渣、爐氣和煙塵。其中,爐渣的含銅量較高,約為(wei) 10%-30%,一般需要將其返回轉爐吹煉或加入鼓風爐做進一步處理。
爐氣中的成分一般為(wei) O2、CO2、CO,不含 SO2,所以可將其直接排出。
表 6 某廠陽極板的主要成分表
2、 電解精煉
電解精煉是陽極銅——精煉銅的過程,基本流程是在電解槽中將陽極板和始極片(純銅或raybet雷电竞)同時浸入電解液(硫酸和硫酸銅的水溶液),在直流電的作用下,陽極上的銅以離子狀態進入電解液並在陰極上電化析出,成為(wei) 陰極銅(電解銅),有價(jia) 金屬以陽極泥的形式沉澱回收。此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銅和雜質的電位序不同來分離二者。
傳(chuan) 統電解工藝中,陰極始極片主要使用純銅片製作,此工藝相對複雜且需要獨立的生產(chan) 係統,勞動強度大,生產(chan) 過程中需要定期更換始極片而提升成本。上世紀 70 年代後,性raybet雷电竞陰極法投入使用,即陰極采用raybet雷电竞始極片,陰極銅由自動剝片機從(cong) raybet雷电竞陰極上剝取。這種方法不僅(jin) 無需建立單獨的始極片生產(chan) 車間,而且可大大減少更換始極片的周期,從(cong) 而降低生產(chan) 及勞動力成本。目前來看,這種方法得到了國內(nei) 外冶煉廠的廣泛使用。性raybet雷电竞陰極法又可分為(wei) ISA 法、KIDD 法及 OT 法,基本形式一樣,細節有些許不同。(見表7)
表 7 性raybet雷电竞陰極電解對比
表 8 不同企業(ye) 生產(chan) 的電解銅成分表
表 9 不同企業(ye) 的陽極泥成分表
了解銅的冶煉工藝後,這裏我們(men) 基於(yu) 火法煉銅流程,簡單討論一下冶煉過程中的成本構成。銅冶煉成本主要分為(wei) 五個(ge) 部分,分別是熔煉成本、電解成本、煙氣製酸成本、渣選礦成本及陽極泥處理成本。
熔煉成本主要包含熔煉、吹煉及火法精煉的三個(ge) 流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成本、輔助材料成本、燃料及動力成本、生產(chan) 人員薪酬及製造費用。其中,原材料成本即銅精礦中的含銅價(jia) 格,變動較大,應重點關(guan) 注。銅精礦含銅價(jia) 格可分為(wei) 進口銅精礦含銅價(jia) 格和國產(chan) 銅精礦含銅價(jia) 格。其中前者根據銅精礦品位、基準銅價(jia) 、TC/RC、扣減率和匯率的變化而波動;後者根據銅精礦品位、基準銅價(jia) 取不同的計價(jia) 係數及價(jia) 差而定。
電解成本中包含電解精煉及電解液淨化的兩(liang) 個(ge) 流程中所涉及的各類成本,但不涉及原材料成本。因電解工藝中包含傳(chuan) 統電解法和性raybet雷电竞陰極電解法,這裏我們(men) 基於(yu) 《雲(yun) 銅傳(chuan) 統電解與(yu) ISA 電解*成本對比分析》一文中所提及的數據,對比兩(liang) 種電解方法下的成本差異(見表 10)。表中數據是基於(yu) 雲(yun) 銅某車間生產(chan) 18 萬(wan) 噸陰極銅所需的相關(guan) 成本,可以看出兩(liang) 種工藝的*成本相差不大,ISA 電解法的*成本較傳(chuan) 統電解法高 4 元/噸銅,主要成本差異集中於(yu) 基建投資費用。不過,該分析未考慮傳(chuan) 統電解的陰極周期替換成本以及 ISA 電解法中勞動力的減少和流程的簡化所帶來的機會(hui) 成本。因此,相對於(yu) 傳(chuan) 統電解法,ISA 電解法的相關(guan) 成本、技術經濟指標等將更勝。需要補充的是,電解成本中還應考慮硫酸消耗所帶來的額外成本。
表 10 兩(liang) 種電解工藝的成本對比
煙氣製酸成本主要針對於(yu) 煙氣中 SO2 濃度較高時回收製酸時所需的加工成本及尾氣脫硫成本。SO2鼓風機通常占整個(ge) 硫酸電耗的 70%,而 SO2濃度與(yu) 煙氣量成反比,因此煙氣濃度升高有助於(yu) 降低單位硫酸產(chan) 品的電耗。同時,回收的餘(yu) 熱可計價(jia) 扣減硫酸生產(chan) 成本。
渣選礦成本應考慮爐渣來源,因其配以不同種類、不同用量的輔助材料,所以渣選礦成本應根據不同企業(ye) 的冶煉工藝分別計算。
陽極泥處理成本中波動較大的為(wei) 銅精礦中金、銀的計價(jia) 。同含銅計價(jia) 方式一樣,分進口及國產(chan) 兩(liang) 種類比,此處不再贅述。
綜合上述的五類成本及前文所述的冶煉工藝,我們(men) 基於(yu) 《銅冶煉成本計算需關(guan) 注的問題》一文中的數據,對比不同冶煉工藝下的成本差異。(見表 11)
表 11 綜合各冶煉工藝的成本差異
因表中數據搜集的時間段不同,原料的加工費及匯率均有差異,對各項目間單位成本產(chan) 生一定影響。不過,總結以下三點:①項目 1 的地理條件使其電價(jia) 、燃料價(jia) 及勞動成本較低,導致陰極銅生產(chan) 成本較低,實際生產(chan) 過程中,相較於(yu) 轉爐吹煉,閃速吹煉的能耗較低,建設運營費用較低,因此相同條件下單位加工成本較低;②對比項目 3 和項目 4,精煉銅的加工成本會(hui) 隨冶煉工藝中配套設備的增加而增加;③對比項目 2 和項目 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ye) 生產(chan) 規模化後會(hui) 使其邊際成本下降,從(cong) 而降低精煉銅加工成本。
熟悉了解銅冶煉的基本工藝對於(yu) 我們(men) 判斷冶煉廠的產(chan) 量具有較大幫助。以冶煉廠檢修為(wei) 例,對於(yu) 精煉環節與(yu) 粗煉環節的檢修,所產(chan) 生的實際影響是不同的。根據 SMM 及我們(men) 調研情況,表 12 為(wei) 今年二季度有檢修計劃的冶煉廠及其相應冶煉工藝。
表 12 二季度有檢修計劃的冶煉廠及其相應工藝
表中顯示,除了大冶有色是 6 天的小型檢修以外,其餘(yu) 各廠基本均為(wei) 30 天(或以上)的相對大型檢修。據了解,一般來說檢修時長在 20 天以內(nei) 的為(wei) 精煉階段的檢修,超過 20天的通常是粗煉與(yu) 精煉階段共同檢修。對於(yu) 粗煉階段檢修,若冶煉廠可正常外購粗銅或陽極銅,則精銅產(chan) 量並無較大影響。對於(yu) 電解精煉階段檢修,若冶煉廠有閑置電解槽則精通產(chan) 量同樣不受影響,反之,則短期精銅產(chan) 量將會(hui) 受到一定影響。
然而,電解精煉檢修對產(chan) 量的具體(ti) 影響仍需分情況考慮,一般分為(wei) 大檢修和小檢修。正常情況下,企業(ye) 大檢修每三年一次,對精煉銅的產(chan) 量會(hui) 產(chan) 生相對明顯的影響。小檢修通常指對電解槽的檢修,其對精煉銅產(chan) 量的影響並不能簡單以企業(ye) 年產(chan) 量÷365 天×檢修天數來考慮,因為(wei) 企業(ye) 電解車間內(nei) 設有若幹個(ge) 電解槽,一般采取分批檢修的方式進行。舉(ju) 例來說,若企業(ye) 分三批對電解槽進行檢修,則對精煉銅產(chan) 量的影響應以企業(ye) 年產(chan) 量÷365 天×檢修天數×1/3 來計算。
因此,企業(ye) 檢修對產(chan) 量的影響究竟如何,應結合其生產(chan) 方式、冶煉工藝、檢修習(xi) 慣、外部因素等方麵綜合考慮,從(cong) 而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
綜上,銅冶煉工藝大致可分為(wei) 火法煉銅及濕法煉銅兩(liang) 類,八成以上的精煉銅來源於(yu) 火法煉銅工藝。火法煉銅主要分為(wei) 三階段:銅精礦先熔煉成冰銅、再吹煉成粗銅、最終精煉成電解銅。企業(ye) 主要的冶煉技術差異集中於(yu) 熔煉冰銅的階段,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熔煉工藝區別較大。現代冶煉技術中,冶煉成本主要分為(wei) 熔煉成本、電解成本、煙氣製酸成本、渣選礦成本及陽極泥處理成本五個(ge) 部分,不同的冶煉工藝具有一定的成本差異。另外,企業(ye) 檢修對精煉銅產(chan) 量的影響也需要結合企業(ye) 的生產(chan) 方式、冶煉工藝、檢修習(xi) 慣等多方麵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