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的冶煉過程是銅產(chan) 業(ye) 鏈的重要環節,了解銅的冶煉工藝對於(yu) 分析企業(ye) 的成本變化、生產(chan) 動向、產(chan) 量波動等方麵都有較大的幫助。因此,本文首先從(cong) 梳理銅的冶煉工藝入手,詳細探討了主流煉銅工藝,即火法煉銅的各個(ge) 階段。其次,本文對比了傳(chuan) 統及現代冶煉技術的區別,從(cong) 冶煉工藝的角度分析相應的成本差異。最後,本文簡要討論了不同煉銅階段下,企業(ye) 檢修對精煉銅產(chan) 量的影響變化。
銅冶煉一般是指從(cong) 銅精礦到精煉銅的形成過程,主要分為(wei) 火法冶煉與(yu) 濕法冶煉兩(liang) 種技術路線。如圖 1、圖 2 所示,火法冶煉以硫化銅精礦為(wei) 主,通過熔煉、吹煉、火法精煉、電解精煉等環節形成電解銅,而濕法冶煉以氧化銅礦為(wei) 主,通過浸出、萃取等環節形成電解銅。
圖 1 火法煉銅工藝流程
圖 2 濕法煉銅工藝流程
兩(liang) 種方式各有優(you) 點,火法煉銅的優(you) 點主要是生產(chan) 效率高,能耗較低,電解銅的質量較好,且可以較好地回收銅礦中的有價(jia) 金屬;缺點為(wei) 硫化礦隨著持續的開采,品位逐漸下降,選礦費用將成倍提高,同時因其需要增設控製 SO2汙染的環保設施,所需設備流程相對複雜,整體(ti) 投資成本較高,經濟效益欠佳。濕法煉銅的優(you) 點主要是不產(chan) 生 SO2汙染,所需設備相對簡單,整體(ti) 投資成本較低,易於(yu) 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但其缺點為(wei) 當前技術水平下原料的約束較多,既難以回收有價(jia) 金屬,同時其產(chan) 生的硫酸亞(ya) 鐵溶液可能會(hui) 導致環境汙染(見表 1)。現階段,火法煉銅仍是主流,因此本文重點關(guan) 注火法煉銅技術。
表 1 火法煉銅與(yu) 濕法煉銅的對比
熔煉冰銅的工藝對比
火法冶煉可以粗略地分為(wei) “粗煉"和“精煉"兩(liang) 個(ge) 環節,粗煉環節即:銅精礦——冰銅——粗銅,精煉環節即:粗銅——陽極銅——精煉銅。其中,從(cong) 銅精礦到冰銅的過程是火法冶煉各種技術的主要差異所在,我們(men) 常見的一些技術術語,比如“頂吹"、“側(ce) 吹"、“閃速"等,均屬於(yu) 粗煉環節的各項技術。各個(ge) 技術之間從(cong) 流程、工藝、理念到優(you) 劣勢等各個(ge) 環節均有明顯差異,因此這裏重點對比各類熔煉工藝的區別與(yu) 優(you) 劣。
1、 傳(chuan) 統工藝
熔煉冰銅的傳(chuan) 統工藝主要有密閉鼓風爐、反射爐和電爐。主要區別在於(yu) 熔煉的主要設備、化學反應過程有差異,但本質上都是使銅精礦產(chan) 生氧化反應,目前均不是主流工藝,因此不做過多介紹,可以通過表 2 查看更多細節。(見表 2)
表 2 傳(chuan) 統冰銅熔煉工藝對比
現代熔池熔煉法優(you) 點明顯,一方麵,富氧空氣的股入可在短時間內(nei) 促進爐料與(yu) 空氣快速反應,熔煉能力強大。另一方麵,對原料的水分和形狀要求相對較少,熔煉時的煙塵率較低,且熔池可通過分區來控製不同的氧勢位。不過此方法對噴嘴、噴槍及冶金爐等設備有嚴(yan) 格的要求,設備較易損壞意味著需要經常更換維修。
閃速熔煉法,基本原理是將預熱空氣和顆粒很小的幹燥精礦以一定比例加入反應塔頂部的精礦噴嘴中,在噴嘴內(nei) 空氣和精礦發生強烈混合下,迅速以懸浮狀態垂直噴入反應塔內(nei) ,當爐料布滿反應塔截麵後立即燃燒。閃速熔煉結合了強化擴散和強化熱交換兩(liang) 種因素,熔煉過程的生產(chan) 力顯著提高。閃速爐渣中 Fe3O4的含量較高,渣含銅量約為(wei) 1%-3%,意味著爐渣需要處理,主要依賴電爐貧化法或選礦法提銅。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奧托昆普閃速爐以及因科(INCO)閃速熔煉法。(見表 4)
表 4 閃速熔煉法工藝對比
閃速熔煉的優(you) 點也較為(wei) 明顯。一是由於(yu) 充分利用銅精礦的表麵積,焙燒和熔煉兩(liang) 道工序在一次作業(ye) 中完成,流程短、生產(chan) 效率高。二是充分利用精礦中硫和鐵的氧化熱,燃料消耗較少、熱效率高。三是生產(chan) 的冰品品位高、脫硫率易控製,煙氣中 SO2濃度高可用來製酸及減少汙染等。不過,該方法仍有部分缺點,一是對原料有要求,即銅精礦要充分幹燥,熔劑需經粉碎;二是爐渣含銅高、煙塵率高;三是設備投資大,所需輔助設備多,因此基本為(wei) 大型工廠所用
吹煉粗銅的基本工藝
從(cong) 冰銅——粗銅的過程稱為(wei) 吹煉粗銅,這一步是為(wei) 了除去冰銅中的鐵和硫及部分有害雜質,將冰銅進行吹煉後,方能得到粗銅。吹煉的基本原理是將壓縮空氣在有石英熔劑存在的情況下,吹過爐內(nei) 熔融的冰銅,這一過程所需的熱主要由吹煉過程中發生的放熱反應供給,無需消耗額外的燃料或電能。一般情況下,粗銅的含銅量約為(wei) 98.5%-99.5%,而爐渣成分中除了鐵和二氧化矽外,含銅量較高,通常會(hui) 返回熔煉爐做進一步回收處理。煙塵中的 SO2同樣需要收塵製酸處理。
傳(chuan) 統意義(yi) 上,企業(ye) 一般使用 PS 轉爐(臥式堿性爐襯轉爐)作為(wei) 吹煉設備,相應的配套設備有加熔劑設備、煙罩、傳(chuan) 動係統、供風係統和排煙係統。至上世紀 90 年代,“雙閃"工藝(閃速熔煉-閃速吹煉)問世後,部分大型企業(ye) 逐步用此方法取代傳(chuan) 統轉爐吹煉方法。
“雙閃"工藝對原料要求嚴(yan) 格,不僅(jin) 在閃速熔煉前需將銅精礦幹燥(含水率控製在 0.3%以內(nei) ),而且在閃速吹煉爐前需將熔煉的冰銅粒化,再采用立式磨製成冰銅粉後,才可實施吹煉步驟。相對於(yu) 傳(chuan) 統冰銅的液態吹煉方式,這種工藝可將耗水量減少約 75%,硫的回收率可高達 99.9%。(見圖 4)
圖 4 “雙閃"工藝流程
表 5 不同企業(ye) 生產(chan) 的粗銅成分表